(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省级特色专业、)
植物保护学是农学门类中的一个一级学科,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传统优势专业,它以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农业生态学、信息科学为基础,研究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提出综合治理技术,其下分设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三个二级学科。
我国是一个农业生物灾害频发、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的农业大国。农作物病虫害是我国的主要农业灾害之一,它具有种类多、影响大、并时常暴发成灾的特点,其发生范围和严重程度对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常造成重大损失。我国农作物常见的病虫害有蝗虫、稻飞虱、草地贪夜蛾、稻瘟病、稻纹枯病等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重大病虫害。植物保护的内容就是如何运用各种措施预防植物生病并治愈患病植物,这些措施包括植物检疫、农业措施,物理措施,生物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措施等。植物保护可为保护国家农业生产安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减少环境污染、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科学支撑,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生产、植物检疫、农产品贸易等培养科技人才和提供技术保障。
本专业构建了“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核心+特色选修”的课程体系,设置的核心课程是植物学、农业生态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等。学制四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目前,广东省有3所高校设有植保专业: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中山大学,前2所高校设立的植保专业已有较长时间,中山大学近年来设立了植保专业。我校植保专业源于1927年学校成立的高级农艺科,1993年招收植物保护本科生,200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批省级特色专业,2017年获省级特色重点学科,2021年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批省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学校依托植物保护等学科获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是我校的传统优势专业。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主要有考研和就业两个方向,近年来毕业生的升学率在30%以上,毕业后可在农业及相关领域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其他行政事业单位或相关企业从事植物保护专业技术的教学与科研、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主要面向海关、各级植保植检部门、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中心、农技推广站及农药、食品加工企业等。
欢迎有志从事我国生物安全和保护植物健康生长的同学报考我校植保专业。
一、专业定位
紧扣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目标,坚守人才培养初心,扎根岭南植保,打造“区域领先、国内一流”新农科示范专业,培养实践能力强,具备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素质植保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扎实的生物学基础,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统筹领导能力,掌握植物保护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了解学科前沿,能在农业及相关领域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其他行政事业单位或相关企业从事植物保护专业技术的教学与科研、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
1.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
2.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学位
3.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知识要求
(1)工具性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字写作能力,能熟练利用外语进行交流和阅读专业文献,熟悉计算机操作技术。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高水平的文学、历史、哲学、伦理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美学、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通识性知识。
(3)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高水平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
(4)经济管理知识。具有初步的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5)专业知识。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与学科和专业相关的产业发展状况、学科发展前沿、发展趋势,掌握较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
能力要求:
了解农业生物科学、生态科学、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作物新品种选育、栽培管理和产后储藏与加工等环节的基本技能;具有开展植物病虫草鼠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备书面、口头和运用数字化媒体等视觉技术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以及向社会传播、普及植物生产类知识和解决农业生产中一般问题的能力。能力结构要求:
(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应用知识的能力。具备运用植物保护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产品研发、生产管理、技术推广、产业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3)创新创业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开展创新性技术研发的能力,具备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从事创业的能力。
素质要求:
拥有优良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时代意识和国际视野;有社会责任感;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身心健康,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素质结构要求:
(1)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
(2)具备较高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国际化视野。
(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和专业技能训练,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在植物保护类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具备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
四、课程体系
本专业人才培养结合现代农业生产和农业环境安全的发展需要,注重基础理论,加强实践性培养,具备植物有害生物诊断、监测预警和可持续综合治理的基本能力,所培养的人才具有知识面广、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精神强的特点。毕业生应熟练掌握植物保护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与实验技能训练,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规范,一定的教学、科研与管理能力。
构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核心+特色选修”的课程体系,本专业核心课程有:植物学、农业生态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学等。
五、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8名,3名双肩挑教师。近年来引进珠江设岗特聘教授1名,杰出青年学者1名,优秀博士3名,培养产业体系岗位专家4名。现有千百十人才3名,南粤优秀教师1名,南粤教坛新秀1名,形成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人才梯度。
所有教师都具有硕士以上学位,90.5%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85.7%,是一支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队伍。教师来自中山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知名院校的植物病理、昆虫学、农药学等专业,约50%教师有出国访学或进修的经历。
六、教学条件
本专业源于1927年学校成立的高级农艺科,1993年招收植物保护本科生,200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省级特色专业,2017年获省级特色重点学科,2021年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批省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学校依托植物保护等学科获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是学校传统的优势专业。拥有国家级、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4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1个。校外实习导师超120名,与广东省农科院等24家单位签订了协同育人合作协议。现有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3门。拥有国家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植物健康研究院等教学研究平台。近3年,学生荣获省级以上奖励60余项,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数量逐年增加,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学生考研率在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