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我校第一个IT专业,2002年招收本科生,2012年获批省级特色专业,2018年成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2020年获批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专业,2022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迄今毕业学生超过2300。
本专业继承学校“扶助农工,注重实践”办学传统,面向国家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能够在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从事系统分析、设计、开发、集成、运行维护、工程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界定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通过5年的发展,可成为所从事工作岗位的技术骨干、团队负责人或项目主管,达到以下目标:
知识运用:积累丰富项目经验,能够界定并针对计算机应用中复杂工程项目,有效利用数理知识、工程领域知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最新知识等多学科知识,为项目提供解决方案。
工程能力:能够跟踪计算机领域的前沿技术,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工具和专业知识、技术,胜任信息系统或者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维护和项目管理等工作,具有担任所从事工作岗位的技术骨干、团队负责人或项目主管的能力。
综合素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职业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坚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通过主动学习适应计算机领域技术发展以及职业发展的变化需求。
本专业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12条标准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补充标准,从知识、能力、素养几方面制定了本专业毕业生的12条毕业标准以及33条毕业要求分解指标,通过4年学习,学生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知识,掌握项目管理、问题分析、解决方案设计与开发、问题研究、使用现代工具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规范,具备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为支撑学生33条毕业要求分解指标达成,本专业设计了通识必修课程、通识选修、学科基础必修、学科基础限选、专业必修、专业选修、实践平台等7大课程体系类别,每个类别由不同的课程支撑,每门课程均严格制定了所支撑毕业要求分解指标,以确保学生毕业要求达成。
本专业2020级人才培养方案约定学生通过4年学习,应该修满165个学分,获得工学学士学位,核心课程包括离散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等。
本专业教师博士硕士人数占比92%,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0%,教师分别来自不同的高校,学缘结构合理。教师积极投身教研教改,近三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建有计算机专业基础核心课程省级教学团队、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近三年获批省、部级教研教改项目20余项,获批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等一批省级一流课程,获批机器学习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出版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等多本核心教材。
目前本专业拥有12间校内实验室、已经与15家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有省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农业物联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产品安全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智慧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科技创新平台,满足学生的课内实践以及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同时本专业实施“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授课质量-社会反馈-培养目标”全过程持续改进的闭环质量监控机制,同时引入多元教学模式,推进学生科技创新与实践,形成了“学训赛创”四维一体人才培养特色。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强,近三年获国家、省级学科竞赛超200余项,一批学生入职腾讯、阿里、网易等知名企业,受到企业较高度认可。